
九月是全國各大院校,中小學校新學年的開學日,學生們陸陸續續的返回校園,寂靜了一個假期的校園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。那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么我們的開學日總在9月呢?
據小編非正式調查,總結出一下幾個原因:
季節氣候原因
一般來說,陽歷的九月是中國農歷的初秋,暑期基本結束,天氣逐漸涼爽,人更能精下心讀書,學生也經過兩個月的休息調整,充滿活力,可謂開學的最好時間。而選擇一日,有重新開始的意思,也還能方面計算課時吧。
農閑農忙
開學時間在秋季,是為了配合農業生產周期,包括農忙勞作、收成完才能攢到學費等因素。這與許多節日選擇日期的原因是一致的。引進西歷以后,定在9月1日開學是對歷史習慣的沿襲,也是對農業生產周期的配合。畢竟咱們還是個農業大國。
時間邏輯
萬年歷上有那種宜什么忌什么的,九月一日那天宜入學。再加上9月10號是教師節,如果學生9月11號才開學的話,教師節老師只能自己給自己過了。
計算邏輯
9月1號到1月10號,合約130天左右。這樣才能吻合課時的分配,上半學期130天左右,下半學期140天左右。2月份開課是上半學期,難道是不要暑假,還是只要一個月呢。6月到8月就開課的話,一來完不成上半學期的課,二來身體弱的還可能會中暑。
怎么樣,是不是覺得很有道理。雖然說說頭頭是道,但要是認真你可就輸了!那開學日在9月1號的真實原因是什么呢?
農歷七月,金秋的開始,天地陰陽的轉折,“其音商,律中夷則,其數九”。秋天,從古至今都是文人***客最喜歡的創作題材,包含秋高氣爽的歡喜之情, 也不缺秋風秋雨秋煞人的悲秋之意。“秋高正好憑欄眺,黛山遠、斜陽照”,“碧云天,黃葉地,西風緊,北雁南飛,曉來誰染霜林醉,總是離人淚”,無數膾炙人口的詩句,讓詩人們為 “秋” 沉醉